n131569

1981年,时任中纪委书记王鹤寿奉命接待一位归国女华侨,但二人见面后,王表现冷漠

1981年,时任中纪委书记王鹤寿奉命接待一位归国女华侨,但二人见面后,王表现冷漠,女华侨则一脸愧疚,他们的“恩怨”源于4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。

这位女华侨名叫秦曼云,抗战时期曾是一名地下党,但后来叛变,导致上海地下组织遭受重大变故。那么为何在数十年后,她又回到了祖国呢?

秦曼云家境很好,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,她有一个哥哥叫秦茂轩,早年加入了共产党,但在1928年时不幸被捕,死于国民党枪口下。

那年,秦曼云20岁,也已是一名共产党员,受组织安排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,噩耗传来,她心痛不已,并发誓要为哥哥报仇,一定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。

然而,在残酷的现实面前,她却违背了自己的诺言。

在莫斯科学习期间,她结识了关向应,志同道合的两颗心,不约而同走到了一起,1929年回国后,他们各自开始了忙碌的革命工作。

他们先后在武汉及上海的中共机关工作,但没过多久,关在执行一项任务时不幸被英国巡捕逮捕,好在周恩来、陈赓等人的营救下,关保释出狱,但在上海的工作却不能继续了。

为了革命事业,关被派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,从此,与秦两地分居。

秦曼云在上海的工作倒是进行得很顺利,她先后担任过军委秘书处机要秘书、共产国际代表联络处主任等职。

距离与各自繁忙的工作,终使关、秦二人的婚姻出现了裂痕,最后走向离婚。但离婚后的秦曼云,很快就与曾经一起留学莫斯科的同学盛忠亮走到了一起。

盛在莫斯科时就很喜欢秦,当时秦选择了关向应,如今失而复得,盛十分珍惜这份感情,对秦可谓言听计从,但这种无底线的爱妻行为,也让他走上了反革命道路。

1934年6月26日,时任上海中央局书记李竹声被中统逮捕,同行的秦曼云也没有幸免。李被捕后,没有经受住考验,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,选择了叛变。

从李的口中,供出了中共在上海和苏区的诸多机密,包括中央红军的兵力及作战计划,上海中央局的电台位置等,还有中共另一位重要领导人盛忠亮。

很快,盛就遭到逮捕,但盛已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,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,严刑拷打,始终没有开口。

为了撬开盛的嘴巴,大叛徒顾顺章献计,可以利用他的女友秦曼云当说客,因为盛对秦言听计从。

而对于秦曼云,敌人采取非常狡猾的审问手段,也没有对秦用刑,只是在审讯别人时,让她从旁观看,在心理上让其崩溃。

果然,轮到审讯秦时,她马上就投降了,并答应去劝降盛忠亮。

之后在秦的劝解下,盛的防线全面崩溃,也选择了变节,盛的背叛对当时上海党组织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。

他将我党机关人员名单及几十名地下党员的行踪和住所、接头方式和地点,甚至密码本都向敌人做了详细介绍,导致上海大批地下党员被捕,并惨遭杀害。

秦曼云也“不甘示弱”,她向特务们供出了新任中共上海中央局书记的黄文杰,导致黄被捕,宁死不屈惨遭毒手。

李竹声、盛中亮、秦曼云的叛变,导致上海地下党组织陷入瘫痪,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,中共中央也不得不从上海转移到了中央苏区。

然而,靠着出卖同志,背叛组织的秦、盛二人,在国民党的厚禄下,正式结为夫妻,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。

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,国民党败逃台湾,秦、盛二人也被迫前往台湾,但老蒋对他们也不信任,1964年二人举家移居美国。

在美国,二人从事过多种实业,终于奋斗成知名的华裔企业家,似乎是出人头地了。但每每午夜梦回,二人对大陆的思念也是与日俱增。

1981年,我国改革开放已初见成效,很多外资企业也在中国投资建厂。面对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,不少海外华侨也都申请回国投资,秦曼云也动了这样的念头,但她担心自己的申请能不能通过。

但我党的胸怀没有那么狭隘,经过慎重研究,最终还是通过了秦的回国申请,并派中纪委书记王鹤寿与其商谈,二人也是在莫斯科的老同学。

王也是经受过革命考验的老同志,对于曾经的叛徒自然不想见,但这是工作需要,他要服从组织安排。

二人见面时,秦曼云浓妆艳抹,一副贵妇形象,而王鹤寿则着装朴素,但干净整洁。王面无表情,秦则吞吞吐吐地表述了自己当年叛变的无奈,还从侧面打听了关向应的死难经过,同时表示如果祖国需要,她愿随时效力。

这话从她口中说出来实在是太讽刺了,所以,王回道:“当年离开人世的同学们,个个都是鬼雄,尚存人间的亦皆为人杰。”

秦顿时感到有些羞愧,但看着衣着朴素的王鹤寿,又忍不住说:“这些年,你们受苦了!”

王又不紧不慢地说:“这是我们党内自己的事情,算不了什么”,一句话,令秦曼云无言以对。

此后,秦曾多次回国,在家乡投资建厂,成立了“贫困学子助学金”,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。

2001年,秦曼云因病去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