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,事情得从一份校招通知说起,2024年9月,北大计算机系的应届生群里有那么一份邮件突然火了:节跳动AI实验室急招算法研究员,年薪60万起,如果你很优秀你甚至能获得股票期权,下方还留了联系邮箱,但是奇怪的是这个邮件的正文什么都没写,既没写工作地点,也没写具体的工作方向,只是着重强调了需要签署保密协议,入职了你才能知道具体的项目内容。这一看就让人觉得是假的。大部分学生都没当回事,看过也就忘记了。但是一名学生周扬听到这个消息,却去仔细考究了一下,发现发件域名确实是字节跳动官方邮箱;招聘链接跳转到字节校招官网的子页面;那周正好传出字节获得"大模型商用牌照"的行业消息。最后他还悄悄联系了在字节工作的学长,得到确切的回复:的确在招人,但不能细说。三月后,周扬作为首批入职者走进北京中关村的新办公楼时,才发现自己是真得抓住了机遇,他参与的是"星火"项目,是未来横扫全球AI视频生成赛道的"字节跳动Sora"。而其他同学明明也遇到了这个机会,却没有及时抓住。(根据公开报道,字节跳动2024年确实以60万年薪集中招聘了200名AI研究员,项目保密至2025年3月才对外公布)同样魔幻的故事发生在重庆。2023年秋招时,腾讯子公司"云智研发"到某二本院校宣讲,开出10K-15K月薪招聘云计算工程师,工作地点在西安、长沙等二线城市。结果有不少学生觉得腾讯正式员工就应该都在深圳工作,觉得这很有可能只是一份外包工作,都没选择应聘,而是选择去当地的软件公司工作。然而实际上,云智研发确是腾讯全资子公司,员工享受同等社保公积金。2025年腾讯云业务增长37%,西安团队骨干年薪普遍突破30万,当初被嘲笑的"二线岗位",如今需985硕士才能进。腾讯校招官网显示,云智研发2023届校招生留存率达92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正如管理学家彼得·德鲁克所言:"未来竞争的本质,是认知效率的竞争。"那些能穿透表象、连接碎片信息的人,永远比大众快半步发现金矿。而这一步之差,往往就是年薪10万与100万的分水岭。(注:本故事有一定的虚构美化)